产教融合新生态正在形成——2023(首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谋求破局与发展之道

发布者:产教融合办公室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0-08浏览次数:228

 “产教融合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职业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集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实行实体化运作,实现多维融合。” 71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在河北雄安举办的2023(首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致辞中如是说。

40余家机构分享经验,100篇典型案例结集出版,485项实践成果集体呈现……一连串数字凝聚了产教融合领域的智慧和精华,也预见了产教融合的光辉未来。2023(首届)产教融合大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以“洞见·破局·新发展——以产教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司长欧晓理、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作主旨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殷长春主持开幕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建领校长,中铁国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彦飞副总经理作专题报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教育部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刘英,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白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彭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以及多地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高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代表,中央媒体700余人参加大会。

大会现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致辞

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田金昌致辞

产教融合成为了近期教育界的热词和关键词之一。针对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以及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热企冷”的痼疾,政策层面频频放出“大招”,行业初现新气象,产教融合的新生态正在形成。新形势下,学校、政府、企业等各参与主体该如何发挥主动性,谋求破局,推动新发展?与会嘉宾们带来了不同维度的观察与思考。

政策打出“组合拳” 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2022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3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重磅文件接连出台。从总体设计到行动推进,国家接连打出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组合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司长欧晓理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需要钻研学术问题的科学家,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司长欧晓理表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

在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两方面的特点做了分析后,对于产教融合的发展,他提出四点建议,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和人才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产教融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在制订本地区发展规划时应同步产教融合型高校,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职业教育的总量、结构、质量要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城市的主要产业与职业教育需求要形成闭环。

二是地方要用好用活扶持政策。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了“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各地要用好用活相关政策。

三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

理念是行动先导,产教融合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在理念上存在把产教融合看作单纯的教育问题的误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产业企业要“跳出来看产业(企业)” ,职教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职教是跨界教育,其逻辑起点是职业,形成必问产业、必问企业、必问市场的自觉。

曾天山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产业学院规模快速增长,涉及校企政行等多主体,形成了“校-企”“校---企”“校--企”等多种形态,存在多种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但也存在缺乏适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表现“虚多实少”、合作效能不足等问题。对此,他建议,要制定专门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指南文件,创新运行机制,推进实体化运作,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双向赋能。

他表示,要坚定产教融合方向,夯实产教融合载体,把握产业学院本质,创新产教融合内容,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教育和产业互补互融、共生共长,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分享经验 出版案例集 产教融合示范引领

成立近三年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深入各地学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开展调研活动,对当前全国的产教融合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们调研了大中小企业100余家,调研普通高校90多家、职业院校100余家,并通过征集案例了解了800多家相关机构的产教融合情况,整体情况令人兴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克美在大会上表示。通过调研,他们得出了五点结论:一是产教融合已经得到政、行、产、教的普遍重视,取得显著成就;二是东西部、南北方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相关方重视程度也不平衡,产教融合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产教融合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更多表现在学校方,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表现较少;四是在产教融合政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但在落地执行层面还有许多痛点堵点;五是产教融合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不够,难以形成能够支持高层决策的重大项目研究与管理机制。

大会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铁国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职业大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党校(战略研究院)、中德栋梁集团等来自政、行、产、教的40余家机构分享经验。

会上发布了《2021—202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00篇》。2021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的启事》。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879家机构的1603篇案例,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从中遴选出485篇典型案例。在此次案例征集基础上,主办方再次修订,并最终遴选出100篇优秀典型案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这100篇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成就和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会上发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并正式启动了“202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征集工作。“优秀案例是在事物发展不断创新迭代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期待大家踊跃参加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刁庆军表示,接下来将以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基础,在全国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心”。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成果展,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和行业企业等60多家机构展示了相关成果。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市域产教联合体便被重点列出。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市长对话

高质量是区域产教融合的本质和标准。区域产教融合,要包含多主体联合、多要素聚合、多链条结合。”大会“市长对话”环节,紧紧围绕“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地方经济发展”主题,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白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彭玮三位地方政府负责人从区域经济特色与主导产业发展入题,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政策机制,出台保障措施,统筹教育资源,并对学校如何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他们也期待,对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合体建设,国家层面从政策支持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晓担任主持人。

会上,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与雄安、通辽、楚雄三地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启动,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工作组织,调研市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与管理人才需求,整合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形成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质量标准,并提出系统化的理论模式与实践路径。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与协同创新论坛、数字经济与产教融合论坛、半导体&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论坛、金融赋能与产教融合论坛等四个平行论坛,以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创新中心共建等启动仪式。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csed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