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社团的毕业生工作会更好吗? | 深读数据

作者:2019/01/18 02:33


寒假前夕,一边是让人焦头烂额的期末考试,一边是琐碎繁杂的社团工作,社团活跃分子需要两手都抓,但许多人甘之如饴。

对许多大学生而言,多样的学生社团和多彩的社团经历是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他们的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团活动经历,他们将拓展人际圈,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有社团活动经历,素养提升更显著

    麦可思数据显示,超七成中国大学生有社团活动经历,同时研究发现,有无社团经历人群素养提升差异显著,社团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素养。超七成大学生有社团活动经历。



麦可思数据显示,超七成的大学生有社团活动经历。中国2017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32%),其次为体育户外类19%)。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26%),其次为体育户外类20%)。公益类社团参与度最高,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类社团的参与意愿较强,另一方面或许与此类社团参与门槛相对较低有关。

    另外,有21%的本科毕业生及2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


有社团活动经历,素养提升更显著


    分析发现,2017届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素养提升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的人群。

    其中,不同人群在团队合作这项素养上的差异较大,有社团经历的本科生比没有社团经历的学生高出13个百分点,有社团经历的高职高专生比没有社团经历的学生高出14个百分点。

    张可(化名)是学校汉服社的成员,在社团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印象深刻的是社团不久前举办的一次汉服展示活动。在前期宣传时,成员们在下课的人流高峰期分别在校园的不同地点,向同学们分发宣传海报,还在校园的固定位置拉起了宣传横幅,力求宣传效果达到最佳。汉服展示活动当天,小到舞台上一个盆景的摆放,大到整个会场的整体氛围,都把控得十分到位,经过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这次活动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张可也切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素养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通过完成活动任务、与他人合作等形式提升能力和素养。



有社团活动经历,就业质量更高


根据麦可思数据,社团活动经历与大学毕业生素养提升存在相关性,而在校期间的素养提升情况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存在相关性,因此,有无社团经历,就业质量也存在差异,其主要差异体现在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将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及能力满足度(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毕业三年内的职位晋升三方面。


有社团活动经历,毕业生掌握的能力水平及能力满足度更高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毕业时掌握的能力水平为58%,比没有社团经历的人群(55%)高出3个百分点;在校期间有社团活动经历的高职高专生,毕业时掌握的能力水平为55%,比没有社团经历的人群(51%)高出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同人群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也有明显差异。麦可思数据显示,2017届在校期间有社团活动经历的本科毕业生,其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为85%,比没有社团经历的人群(82%)高出3个百分点。2017届在校期间有社团活动经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其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为85%,比没有社团经历的人群(83%)高出2个百分点。

有社团活动经历的毕业生,其毕业时掌握的能力水平及能力满足度更高,反之,其能力水平及能力满足度更低。

杨子(化名)从大一下学期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已经工作的杨子看来,在社团里锻炼出来的工作能力,现在都回馈到了工作岗位上工作以后,经常会有和甲方沟通、PPT演讲、制作H5等工作,课堂以外学到的东西帮了我很多。杨子说。

杨子本身性格内向,而三年多在协会外联部里的经历让他告别了曾经的腼腆。因为做一些大型活动一般需要外出找商家拉赞助,杨子初次面对商家不知道怎么沟通,后来,他渐渐得心应手,不仅能为社团拉到足额的赞助,也能让赞助方对他赞不绝口。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杨子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4A广告公司,步入工作岗位后,在社团磨炼的技能让他获益良多。他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比其他同事更胜一筹,这样的优势让他能很快在工作岗位中脱颖而出。


有社团活动经历,毕业生起薪更高



数据显示,2017届在校期间有社团经历的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4803元)比没有社团经历人群毕业半年后月收入(4664元)高出139元,2017届在校期间有社团经历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891元)比没有社团经历人群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777元)高出114元。

    有社团经历的人群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更高,反之,则月收入更低。

  

有社团活动经历,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更高



    根据麦可思数据,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为58%(本科:56%,高职高专:61%)。2014届有社团经历的本科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比例为58%,比没有社团经历人群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比例(49%)高出9个百分点。2014届有社团经历的高职高专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比例为63%,比没有社团经历人群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比例(55%)高出8个百分点。


有社团经历的人群职位晋升比例更高,反之,则职位晋升比例更低。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位晋升不仅看业绩,也要考察被晋升者的素养与该职位要求的匹配度。正如前文所述,社团经历对素养提升有影响。这或许表明有社团活动经历的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在职位晋升中更具有竞争力。


结语

原密西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说,当校友们被问及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他们几乎从未提到过课程,这些东西在期末和毕业以后很快就消失了。相反,他们记得的是参加过的社团,所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他们所结交的友谊。

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优化学生的在校体验,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统筹等方面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更好地融入职场角色,增强毕业生在职场的中长期竞争力。


注:

工作能力: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根据麦可思的工作能力分类,中国大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共695个,对应的职业能力近万条。

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可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100%为完全满足。满足度计算公式的分子是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分母是工作要求的水平。


数据说明: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6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5.6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万。

麦可思曾对2014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5年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4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2.6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3.8万),2017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回收全国样本约8.2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3.9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4.3万。


(来源:MyCOS  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共青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委员会网站
版权所有: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电教中心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