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严把质量关 多措并举降低审减率
——总务处校园维修经验做法
发布人:谢欣然  发布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部署,自2023年以来,总务处在校园零星工程维修上,坚持质量优先、降低成本,成立零星工程管理小组,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七步法------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每个项目的质效都取得了显著提高。


一、  科学立项预算

校园维修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通过日常巡检、师生反馈、部门申报等方式,全面收集校园维修需求,对需求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确定优先等级,准确估算项目成本,制定下一年度维修方案,提交项目预算,经过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当年,没有预算、突发性的急修项目,须经过学院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批同意,方可实施,确保每个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二、严格审批流程

严格遵守《学院零星工程管理办法》,落实审批流程,做到应审必审,先批后干。所有维修项目在实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每一项维修工程都需经过层层审核、处处把关,防止未经审批擅自开工的现象,杜绝了项目可能产生的腐败,也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三、精准编制清单

从源头抓起,对维修项目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明确,确保每一项维修需求清单清晰、科学。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量进行精准测量,避免因工程量不准确导致的项目概算虚高。通过精确地工程量测量,精准地编制工程清单,有效避免了后续审计中的争议和审减。

 


   


四、实施工程比价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零星工作小组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经会审后确定工程量清单,同步发送到每年招标进校的三家零星维修公司。严格执行比价制度,要求三家零星单位在结合各自的实际工程量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报价。通过比价机制,不仅有效控制了成本,还进一步提升了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五、审批科学公平

根据对比价格,零星工程管理小组人员审核签字确认最低者,分管领导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此项目工程质量,并提交处务会研究后,按《零星工程管理办法》提交院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公开、透明的比价和审批流程,避免了个人擅自决定,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也降低了项目成本。

六、严把验收两关

项目竣工时,组成工程验收小组,严把质量关和造价关。根据工程量清单,逐项核对工程质量和工程状况,发现未按工程量清单完成,出现少、漏等情况,全部以实际完成情况确定送审金额。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送审金额虚高等问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了工程量与送审金额一致。

七、主动接受监督

根据学院结算审计办法,积极配合审计单位做好审计工作,在日常施工期间,都留有施工前后的影像资料,特别对隐蔽工程及时做好佐证保存。同时,严格按照审计要求报送相关材料,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了校园零星维修工程质量,又较好地控制住了工程量虚报,遏制了审减率偏高等问题(2022年审减率为15.45%2023年为10.41%2024年为9.41%、今年争取降到8%左右),大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不仅为学院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