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政策,发挥社区和用人单位作用,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强调“多方协同、供需对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在托育领域推进产教融合,着力破解家庭“托育难”问题。在此政策导向下,我院与小启航托育中心深度携手,共建托幼一体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以“四位一体”融合模式实现“育人才”与“惠民生”双向突破,其创新实践不仅惠及周边家庭,更获央视新闻、安徽卫视、《安徽日报》等权威媒体集中报道,成为全国托育行业的“安徽样板”。



小启航托育中心空间包含5间托班教室、保健室、独立厨房,搭配8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形成“托育服务+实训教学”双重功能布局。不同于传统托育机构,中心特别开设乳儿班接收3个月龄婴儿,提供7:30-19:00超长服务及全日托、计时托等灵活形式,既精准解决高校师生及周边社区双职工家庭的托育需求,又为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搭建了“真实场景实训”平台。截至2025年10月,中心已累计服务入托婴幼儿80余人,其中12个月以内乳儿4人、18个月以内幼儿6人,家长送来的锦旗与社交平台的好评不断,成为区域内“上得起、信得过”的普惠托育标杆。
在人才培养层面,中心依托“校政社企家”五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构建“识岗-跟岗-轮岗-定岗”实践路径:将小启航自主研发的0-36个月分龄保育SOP及五大主题版权课程转化为教学案例,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学生以“见习教师”身份深度参与婴幼儿照护、课程实施等实际工作。这种“理论 + 实践”的无缝衔接模式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10月已累计培养专业人才300人次,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往年提升15%,更出现7名家长经见习学生推荐报名入托的“服务反哺招生”独特现象,该模式也成为学院“三维聚焦 五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实践载体,助力学院斩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与此同时,中心以“托育服务中心、实训中心、活动中心、课题研究中心”四位一体功能定位,实现服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通过智慧托育平台,服务过程全程可视化,家长满意度高达99%,开园仅4个月便实现满园,转介绍率达50%;团队聚焦托育行业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研究,2025年10月安徽省妇联调研时,对中心“实践育人 + 民生服务”的双重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达成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合作意向。此外,学院还联合企业申报托幼一体化课程开发等领域科研项目,依托学校产业孵化基地与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产教 + 科教”双融合,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串联。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让中心成为权威媒体关注的焦点。央视新闻先后两次对其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专访报道,深入解析“托育服务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的运作机制;安徽卫视以《校企共建托育样板!让“大学里的高品质托育”暖民心、育人才》为题,全面梳理中心破解“托育难”与“人才缺口”的经验做法;《安徽日报》则重点报道中心“服务民生与培育人才”的双重价值,强调其在推进“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意义。如今,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小启航托幼一体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已不仅是地方托育服务的补充力量,更成为全国托育行业探索“校地协同、产教融合”路径的“安徽样板”,为政策落地、民生改善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锚定“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校政社企家”五方协同机制相信在政策引领与多方协作下,这座“大学里的托育中心”将不断擦亮“安徽样板”的品牌底色,以更扎实的服务、更优质的育人成果,为托育行业提质升级注入新动能,让“育人才”与“惠民生”的双向价值在更多区域落地生根。(通讯员:胡佳缘 审核:王珊珊)
安徽卫视·ATV原文链接:校企共建托育样板!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小启航托育中心:让“大学里的高品质托育”暖了民心、育了人才http://gl0.ahtv.cn/share/?id=268045§ionId=&publishTimes=
安徽日报客户端原文链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小启航托育中心:破解“托育难”,培养“育儿师”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108/1563132.html?isShare=true


